鲇鱼和鲶鱼有什么区别
鲇鱼即鲶鱼,又称作胡子鲢、黏鱼、塘虱鱼,生仔鱼。此鱼的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身体表面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胡须,上背较黑,腹面白色尾圆而短,不分叉,背鳍小,臀鳍与尾鳍相连。生活在河湖池沼等处,白昼潜伏水底泥中,夜晚出来活动,吃小鱼、贝类、蛙等。
鲶鱼的特征
此鱼的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身体表面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胡须,上背较黑,腹面白色尾圆而短,不分叉,背鳍小,臀鳍与尾鳍相连。生活在河湖池沼等处,白昼潜伏水底泥中,夜晚出来活动,吃小鱼、贝类、蛙等。
鲇鱼是亚马逊地区最常见的鱼类之一。它经常招待比它小很多的鱼。这是寄生鲇——寄生在鱼鳃里面。在这里,鲇鱼无处躲藏——从它的鳃里冒出一股含有尿素和氨的水流就是它留下的气味。寄生鲇只是绕着圈地游弋,直到它感受到这种气味。鱼游得越来越近,信号也越来越强烈。它无声无息地滑了进去。头部钩刺钩住了鱼,以保证它从鱼鳃里吸血时的安全。
读音:鲇nián鱼yú
英文名:siluroid
解释:
1、鲇鱼,又称作胡子鲢、黏鱼、塘虱鱼,生仔鱼。此鱼的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身体表面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胡须。鲇鱼的最佳食用季节在仲春和仲夏之间。、
性温、味甘,归胃、膀胱经;具有补气、滋阴、催乳、开胃、利小便之功效; 鲇鱼
鲇鱼是催乳的佳品,并有滋阴养血、补中气、开胃、利尿的作用,是妇女产后食疗滋补的必选食物。《食经》:主虚损不足,令人皮肤肥美
2、另外,“鲇鱼”也是今年第13号热带风暴,超强台风“鲇鱼”10月21日上午减弱为强台风,很可能将在22日夜间至23日上午在广东汕头到福建东山一带沿海登陆。受天文大潮和台风叠加影响,广东东部沿海将出现超50年一遇风暴潮,近海有4至6米的巨浪。
鲇鱼,又称作胡子鲢、黏鱼、塘虱鱼,生仔鱼。
此鱼的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身体表面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胡须,上背较黑,腹面白色尾圆而短,不分叉,背鳍小,臀鳍与尾鳍相连。生活在河湖池沼等处,白昼潜伏水底泥中,夜晚出来活动,吃小鱼、贝类、蛙等。
前者鳢形目、鳢科、鳢属,后者为鲶目。
乌鳢 argus
鳢形目、鳢科、鳢属。
[地方名]黑鱼、乌鱼、生鱼、财鱼、乌棒、蛇头鱼、黑鱼棒子、斑鱼、草鳢。
[形态特征]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 25~40厘米。头较长,前部扁平,后部隆起,头上被有小细鳞,颇似蛇头,口大,吻短宽圆钝。下颌向前突出,略长于上颌,上下颌具尖齿。体被中等大的圆鳞。侧线平直,在臀鳍起点上方断开,两个断头相隔2行鳞片。背鳍、臀鳍均很长,可达尾鳍基部。胸鳍长圆形。腹鳍短小。尾鳍圆形。全身青褐色,头、背包较深暗,腹部较淡。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条,头侧有二纵行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尾鳍均有黑白相间的花纹。胸鳍、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都有一黑点。 [产地、产季]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全国各水系各类水域常年均有生产。
[经济价值]乌鳢含肉量高,肉白嫩鲜美,富有营养,每百克肉含蛋白质 19.8克、脂肪 l.4克,为最佳溜鱼片原料。乌鳍出水后不易死亡,死后肌体也不易腐烂变质,便于运输加工。其药用价值亦高,有祛湿利尿、去瘀生新、通气消肿等功效。很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经济价值较高。
鲶鱼,俗称“鲇鱼”,四川和重庆地区称“土鲶”、“鲶巴郎”,属鲶目,与脂鲤、鲤和一些鲤科的小鱼有亲缘关系。有些鱼类学家认为它们可以归为同一骨鳔总目;有些鱼类学家认为它们应属于骨鳔目下面不同的亚目,鲶鱼属鲶亚目,脂鲤、鲤和鲤科小鲤鱼属于鲤亚目。
鲶鱼的特点是嘴边有像猫的胡须一样的触须,起码在上颚上方有一对,有的嘴边还有一对,有的下颚还有一对。许多鲶鱼背上有脊骨,有胸鳍。它们的脊骨上可能有毒腺,被刺中会感到疼痛和伤害。所有的鲶鱼都没有鱼鳞,它们的皮皮赤裸,或者覆盖着骨质的盾片。
现存的鲶鱼大约有2500种,分别属于30个科。大部分栖息在淡水中,属于海鲶科和鳗鲶科的鲶鱼则在海中栖息。淡水鲶鱼广泛地分布于全世界各种各样的淡水区域。从穿过山脉水流湍急的河流,到缓缓流淌甚至湖水,都可以看到它们。海水鲶鱼则栖息在热带地区的海岸附近。鲶鱼喜欢潜游水底,晚上比白天更为活跃。它们多数什么样的动物和植物都吃。鲶鱼雌雄都承担养育后代的义务,如褐色大头鲶鱼还会挖洞来抚养和保护它们的子妇。雄性海鲶鱼会把弹球般大小的卵,还有刚孵出来的小鱼含在口中,宝甲之极。
各种鲶鱼在身长和体重上的差异比较大。最小的一种鲶鱼身长只有4?5厘米,而欧洲的一种大鲶鱼体长可达4.5米,体重可达300千克,差异之大可以见一斑。许多人喜欢饲养体形较小的鲶鱼。多种体型较大的鲶鱼可以食用,是人们垂钓的目标和饭桌上的菜肴。如身长达1.5米,体重可达12千克的淡水鲶鱼;它们都是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一带的居民的主要食用鱼之一。
尽管鲶鱼品种繁多,分布广泛,但也有巨鲶鱼、墨西哥亚基河鲶鱼等几种数量稀少,属濒危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