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蜡嘴雀的叫声宏亮、动听,可用画眉笼或八哥笼。但很多养鸟爱好者喜欢用架饲养,经调教后能学会其他小型鸟学不会的技艺。
2、蜡嘴雀喜食麻籽、葵花籽和苏子等油料作物的种子,但在人工饲养下不能多喂。平时以谷子和稻谷或者蛋米为主,并每天喂少量青菜和苹果。
3、 每周清洗一次笼子及食水罐,保持食水清洁。对于受训的蜡嘴雀就只喂麻子了,每天在调教后给喂饱,并给其饮水,喂饱后将鸟置于安静的地方,其余时间就不要喂它了。
扩展资料: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地及平原各种林型中,有时到果园及居民点附近活动,主要在高大的乔木林中成3~5只小群活动,繁殖期成对活动。
以各种植物种子、浆果、树芽为食,也兼食少量昆虫。喜食麻籽、樱桃核、葵花籽。 5月上旬开始繁殖,营巢于针阔混交林。每天产卵一枚,每窝4~6枚卵。孵化期为14~15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每年秋季大量的黑头蜡嘴雀从北方向南方迁徒,很多地方的鸟市上都会出现,要从中选出几只好的蜡嘴雀并不难,无论雌雄及幼鸟均可调教。幼鸟的上嘴有黑色,并且黑色面积越大、颜色越深的年龄越小。
50-90
学名:
英文名:Hawfinch
又名:蜡嘴雀、老西子、老醯儿、铁嘴蜡子
分类:雀形目、燕雀科、锡嘴属
外形特征:
体大(17厘米)而胖墩的偏褐色雀鸟。嘴特大而尾较短,具粗显的白色宽肩斑。雄雌几乎同色。成鸟具狭窄的黑色眼罩;两翼闪辉蓝黑色(雌鸟灰色较重),初级飞羽上端非同寻常地弯而尖;尾暖褐色而略凹,尾端白色狭窄,外侧尾羽具黑色次端斑;两翼的黑白色图纹上下两面均清楚。幼鸟似成鸟但色较深且下体具深色的小点斑及纵纹。
虹膜-褐色;嘴-角质色至近黑;脚-粉褐。
叫声:鸣声以哨音开始,以流水般悦耳音节deek-waree-ree-ree收尾。叫声为突发性tzick声,也有尖声的teee或tzeep。
分布范围:欧亚大陆的温带区。
分布状况:
甚常见。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迁徙经中国东部至长江及西江的集水处以及东南沿海省份越冬。亚种japonicus越冬在东南沿海省份,有迷鸟至台湾。
习性:成对或结小群栖于林地、花园及果园,高可至海拔3000米。通常惧生而安静。
保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四妖灵五灵久灵四
保护动物,无价。
亦译梅花雀, 旧大陆数种热带鸟的统称,一般指雀形目()梅花雀科(Estrildidae)鸟类,狭义一点指该科梅花雀族(Estrildini)鸟类,尤指梅花雀属(Estrilda)的28种鸟,其中包括数种人们喜爱的笼鸟。以种子为食,成小群活动,营巢於高草中。
多数种类褐或淡灰色,带红、黄或黑色;大多有细横斑。喙圆锥形,色似封蜡,故又称蜡嘴鸟。横斑梅花雀(E. astrild)体长10公分(4吋),上面褐色,下面粉红色,习见于非洲(该属多数种的发源地),已引入巴西。淡紫梅花雀(E. )的喙和尾紫红色。
分布范围:欧亚大陆的温带区。
分布状况:甚常见。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迁徙经中国东部至长江及西江的集水处以及东南沿海省份越冬。亚种japonicus越冬在东南沿海省份,有迷鸟至台湾。
习性:成对或结小群栖于林地、花园及果园,高可至海拔3000米。通常惧生而安静。
保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