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妈妈在临产前与临产中,出现了环境的突然改变、受到撞击刺激、惊吓等等都很有可能会造成流产、早产、难产、子鱼体质不良、畸形、死胎、母鱼产后瘪肚、塌腰直至体弱感染发病、甚至死亡等恶劣情况的。
应避免在临产前换水
孔雀鱼到了临产阶段会表现出很明显的征兆。有以下几种:
1.肚子大,体型见方
就是肚子要大,这个是很明显的特征,而且要知道它上一次生产的日期更好辨别,因为大概一个月一窝,在第3个星期就该隔离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不一定就一个月(比如前个月生产不完全,还留些会在中途再生产),所以还要看其他方面。正常生殖孔是圆弧形的,在快生产的时候会呈现方形,这样的形状基本捞出就安静一会就会生了。
2.胎斑的颜色较重
由于孔雀鱼在特殊环境下或变异下是会变性的,所以要会看雌鱼的卵巢(黑斑)是否明显。
3.是否进食
快生产的时候,雌鱼进食就很少了或者不进食,所以在投喂饵料的时候就该注意一些大肚子的雌鱼是否像以前一样抢食。
4.行动表现
即将生产或者生产过程中的母鱼多数会表现为两种状态,有的会很活泼、上窜下跳,有的会很安静的躲在一个角落。
拓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小幼鱼出生前后pH的起伏最好不能超过0.5。
2.产仔后,要立即捞出母鱼否则母鱼有可能吃掉鱼仔。
3.小幼鱼出生的第13-14天便须被捞起到大缸养育。
4.亲鱼产完捞出繁殖缸后,需要单独静养1-2天才能放回主缸。
5.亲鱼会连续这样生产约11次,11次里头3次产仔很少,随着体型的增大会越来越多。
6.雌鱼一生总共可生产22-25次,但生产11次后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第二期的排卵。
7.产后让雌鱼单独静养3天,然后放回种鱼缸,以避免被雄鱼过早地追伤,影响之后的生育质量。
8.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亲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孔雀鱼-百度百科
有的母鱼会找比较隐蔽的地方待产(如水草丛中、水草盆之间、过滤器及水管后的缸角等处),相对静止不动。有的鱼可能肚子前半部较贴近缸底,下半身稍上翘(“头下尾上”),呼吸稍微急促——此时若喂食,可能会看到母鱼对饲料“吞吞吐吐”,不一定吃(是“不一定吃”,不是“一定不吃”。吃的情况还是多的,应该喂食)。
有的是焦躁游动型,贴着缸壁上下游动,显得有点焦躁不安,也是在寻找躲避场所。往往是在小缸内、有其他鱼时,母鱼更容易有这种表现(或者刚刚隔离受惊时,也可能短时间如此)。提早单独隔离,可有效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否则,临盆产妇会受到公鱼和其他母鱼的骚扰(尤其有的母鱼会追着产妇屁股吃小鱼),更加剧其焦虑,可能引发难产、造成损失。
要注意的是有baby的孔雀鱼会格外神经质,也很容易发生“跳缸”,也就是说受到惊吓跳离水面,缺氧死!
生产缸的水温和ph一定要和原本的一样,最好是已经放隔了几天的自来水,水里放些假水草,一来是可以让母鱼安心休养,二来是可以让小鱼有地方躲大鱼。大多数的鱼妈妈都不会吃自己的孩子,除非受到惊吓。
母鱼生产完了别着急把它放回原缸,让它分开养至少7-10天,不然还没休养完又怀下一胎对母孔雀鱼来说是很辛苦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参考资料:自己养孔雀鱼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