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近日发表报告称,自然界中存在的有毒鱼类至少有1200种,而非以前估计的200种。
科学家们介绍说,这些有毒鱼类体内的毒素主要分布在脊柱和鱼刺之中。尽管这1200种鱼类对科学家们来说并不模式,但此前人们一直不知道它们体内含有有毒物质。
在研究过程中,专家们总共分析和比对了233种鱼类的DNA系列。
据介绍,大部分的有毒鱼类都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水域,以及非洲东部和南部、澳大利亚、玻利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日本南部等区域的海岸线附近。每年有大约5万人会成为这些有毒鱼类的牺牲品,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昏迷、灼热感、痉挛和呼吸困难等,最严重的还有可能丧命。
专家们指出,鱼类体内的这些毒素除了具有防御功能外,还可杀死隐藏在鱼鳞中的细菌。研究显示,有毒鱼类中最危险的当属石鱼--它们的身体上长有一种长刺,可向其他生物体内注入一种剧毒液体。专家们还警告称,现在的有些宠物鱼可能也有一定的毒性,一旦人们的手被它们刺中,很有可能会产生难以忍受的剧痛。
科学家们建议称,如果被有毒鱼类刺伤,最佳的处理方式是将被刺部位放入热水中并保持30-40分钟。当然,采取这种方法的目的并非为了清洗掉毒素,而是为了加快它们的分解速度。
1 蓑鮋
蓑鮋是珊瑚礁鱼类及鮋科鱼类中最漂亮的一种,只有巴掌大小,它美丽的鱼鳍棘颜色鲜艳,却是它最佳攻击武器。鱼鳍棘是蓑鮋的有毒器官,内含毒腺。
2 洛氏刺尾鱼
通常分布在热带至温带的岩礁海区,体色华丽,以海草、石灰层为食。尾部两侧的鳍状如柳叶刀带有毒性,猛烈摆动尾部时可在对方身上划出伤口。
3 球状绒鮋
鱼身侧偏,背、腹轮廓浅弧形,前部高,后部低,头部很大。具有毒性不能食用,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海域
4 毒性肥皂鱼
属于线纹鱼科,分布在大西洋。
5 副刺尾鱼
属于刺尾鱼科,又被称为蓝倒吊,体碧蓝色,眼后及体侧上半部黑色。栖息于离海底1-2米的礁石区,以藻类为食,带有毒性,具有观赏价值。分布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
6 毒棘豹蟾鱼
主要活动于暗礁和海底岩石之间,外形丑陋,带有毒性。
7 毒鮋
又叫鬼鮋,其外形丑陋无比,喜欢静伏在海底纹丝不动,看上去就像是一块岩石或杂乱的海草。如将它从水中捞起,它立即会将背鳍刺高高竖起,张开带有毒刺的鳃盖,样子很恐怖。
8军刀状鳚鱼
体型小而细长,呈鲜艳黄色,无鳞,带有毒性。
9 毒石鱼
外形丑陋,呈灰色,常潜伏于海底,乍看十分像海底岩石。带有毒性。
10 黄蜂鱼
该鱼背鳍很高,嘴部有毒。
11 毒瞻生鱼
主要栖息于海底,眼睛长在头顶上。带有毒性。
以上为11种鲜为人知的有毒鱼类。
毒鱼可分为有毒腺的鱼类和有毒鱼类,前者又可称为棘毒鱼类。世界上最毒的棘毒鱼类是毒鱼由科鱼类。它们相貌丑陋但色彩艳丽,是爱打扮的丑八怪。生活在印度、太平洋的热带水域中。其中最危险的要算是毒鱼由,它有一个很大的毒腺,通过其背部的13根耸立的背棘来放毒,使受害者在6小时内即毙命。它有一个第二呼吸系统,所以它在离水情况下,还能存活10小时以上。它那坚韧的刺能够刺穿胶鞋底和皮肤。但尽管如此,鱼由鱼也有它们的天敌,成鱼有时会被鱼工鱼吞吃掉,幼鱼则常成为大海螺的美餐。
世界上最毒的有毒鱼要算纹腹叉鼻鱼屯。1774年有位叫詹姆斯?库克的船长在他的航海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那天他的助手从当地土人那儿买了条鱼,样子有些象翻车鱼,脑袋又大又长又丑陋,由于时间很晚了,所以只做了鱼肝和鱼子尝尝新,但在早晨3点就发生了中毒症状,头昏脑胀,四肢麻木,另有一头猪则因吃了鱼内脏而死亡。这就是一次世界上最毒的有毒鱼——纹腹叉鼻鱼屯中毒的记载。这种鱼分布于红海和印度、太平洋海域,它的卵巢、肝、肠、皮肤、骨甚至血液中都含有一种神经毒素——鱼屯毒素。研究人员还发现:鱼屯毒素的毒力与生殖腺活性密切相关,在繁殖季节前达到高峰。如果在这个季节中不慎吃了这种鱼,2小时内就可能死亡。鱼屯中毒或称河豚中毒是海洋生物中毒中最剧烈的一种。
有毒鱼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棘毒鱼类,这类鱼具有毒腺,能分泌毒液,通过鱼棘刺伤人体,把毒液输入人体,引起中毒.这些鱼有强毒、弱毒之分,人被它刺伤后,会引起红肿、剧痛、发热、头晕、恶心、呕吐、抽筋、失去知觉,若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棘毒鱼类最毒的是毒鲉(俗称石头鱼),其次是鬼鲉(老虎鱼)、蓑鲉(狮子鱼),这类鱼是背鳍棘的基部有毒腺的.
第二类是鲀毒鱼类,即各种鲀鱼,其肝脏、卵巢、皮肤、血液和肠都含有河豚毒素,其中以东方鲀属的鱼类(俗称河豚、鸡泡鱼)毒性最大,河豚毒素的毒性相当于氰化钠的1250倍,尤其是卵巢含毒最多,在繁殖季节吃河豚鱼危险性最大.其肌肉没有毒,新鲜的河豚鱼,处理得好,肌肉用水浸泡后,食用不会中毒,但是死亡后,鱼肉变质,吃后容易中毒,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麻痹性毒素,它能阻断神经兴奋的传导,人中毒后发病迅速,症状严重,半小时就会感到唇舌麻痒,迅速扩散,以至运动失调,四肢瘫痪,最后因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第三类是其他毒鱼,情况比较复杂.有的鱼类肌肉无毒,可以食用,只有内脏或皮肤、血液有毒,了解它就比较容易对付;有的鱼类肌肉也有毒,但是不是每一条鱼都有毒,如石斑鱼、苏眉等,人们普遍食用没事,但是这些鱼吃到了有毒的甲藻,或者是其他草食性动物吃了有毒的甲藻,然后石斑鱼又吃了这种带毒素的动物,这样就把毒素累积到自己身上,人们再吃到这种石斑鱼就会中毒,在餐厅里的石斑鱼、苏眉等珊瑚鱼越大越名贵,但是毒素通过食物链富集浓缩,鱼越大食用越危险,这种毒素,是获取得性毒素,不是鱼类生来就有的.